今年初以來,因意大利買方拖欠貨款、拒收貨物等原因,十幾家出口企業(yè)向中國信保福建分公司報損超過400萬美元,其中數家意大利買方拖欠金額超過了100萬美元。
? 據統(tǒng)計,2018年以來,福建省企業(yè)對意大利買方的報損案件數量及報損金額劇增,其中尤以水產、輕工、紡織業(yè)出險較為突出。
? 截止2018年10月,意大利國別項下報損案件數同比增長86%,報損金額同比增長約6.5倍,但同時追償率明顯下滑,個別大買方在大額出險后已有逃避債務、回避聯(lián)系的情況。
? 為了應對近期意大利買方信用風險顯著上升的局面,也為了支持、保障省內出口企業(yè)正常經營,中國信保福建分公司近半年已累計在意大利買方項下賠付超過250萬美元。
意大利買方出險情況顯著攀升,究其原因,與長久以來意大利國內的債務危機和經濟疲軟息息相關。據外部報道,意大利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停滯不前,10月份商業(yè)信心指數降至近兩年來最低水平。另外,近日歐盟駁回意大利2019財年預算草案,更使其經濟走勢不容樂觀。
1、沉疴舊疾:意大利債務危機仍在持續(xù)
歐債危機之后,意大利長期債臺高筑。據法新社報道,意大利擔負了23000億歐元(約17萬億元人民幣)債務,相當于其GDP的132%,該占比達到全歐洲第二高,僅次于政府破產的希臘,這一比例也遠遠超出歐盟對于成員國總債務不超過GDP的60%的規(guī)定,主權債務重估風險大幅上升。
長期巨額的債務對應的是銀行大規(guī)模不良資產。2016年,意大利持有不良資產約3600億歐元,銀行業(yè)有2000億歐元的貸款無法收回,其中850億歐元尚未減記,不良資產率已達17.02%。雖然近年經濟改善,意大利銀行業(yè)不良貸款率略有回落,但仍遠高于歐元區(qū)整體4%的水平,且歐央行的負利率政策下,意大利銀行業(yè)的盈利改善依然有限。
2、雪上加霜:2019財年預算草案遭駁回
長期以來的債務危機已經使得意大利積重難返,失業(yè)率高企、貧困加劇和基礎設施崩潰更加抑制了其經濟增長。
今年前7個月,意大利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.7%。去年8月,意大利出現9.7%的勞動力失業(yè)。此外,還有11%的意大利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。除出口外,意大利所有主要需求成分都看似疲軟。鑒于此,意大利當局希望通過擴張性預算來緩解經濟衰退,但此舉遭到歐盟強烈否決。
當地時間10月23日,歐盟駁回意大利2019財年預算草案,以赤字過高為由,責令其3周內提交修正草案。這是歐盟首次駁回成員國預算案,且由于缺乏有力的約束機制,歐盟的拒絕未必足以能夠使意大利政府改弦更張,雙方互不退讓使得局勢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大幅抬升。
3、內外交困:意大利中小企業(yè)舉步維艱
惡劣的經濟形勢加之銀行連續(xù)數年收緊貸款,已對意大利中小企業(yè)近年來的生存環(huán)境產生巨大影響,很多意大利中小企業(yè)都因資金斷裂而無法應對經濟危機,逐漸敗下陣來。
2016年,意大利平均每天有390家中小企業(yè)倒閉。2017年,意大利約有1萬家店鋪關門大吉,其中尤以傳統(tǒng)食品店和服裝店的倒閉情況最為嚴重。福建出口意大利的產品中輕工類產品不在少數,因而也要時刻關注意大利國內零售環(huán)境的變化。
另外,對于部分資金實力不強,資金來源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的意大利買方企業(yè)而言,銀行貸款政策的變化將對其付款能力產生較大影響,當貨物出口,買方卻無法獲得銀行貸款,買方拒收與拖欠的風險將隨之提升。